膜片联轴器安装:
一、检测两轴端之间的距离:首先应将主、从动机器转子置于运转位置,注意两机器的轴向窜动,应使其靠向工作时的位置,然后检测膜片联轴器两轴端之间的距离,并调至安装总图上规定的位置。
二、启封、清洗全套联轴器的零组件。
三、膜片联轴器安装盘的安装:安装盘的内孔与轴颈的配合一般设计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因此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安装盘内孔和轴的外径,保证表面清洁、无毛刺。
四、对平直轴:将键放入膜片联轴器轴上的键槽中、键端不应凸出或凹入轴端,以齐平为好。将安装盘放在油槽中加热,温度为120~150℃,加热保温后,LLB型无骨架轮胎式联轴器,根据联轴器安装图并注意按位置标记迅速装于轴上要求的位置、安装盘与轴端一般应齐平。加热时不允许局部加热,以免变形。
五、对于锥形轴:按平直轴装键同样要求将键装在轴上、然后将安装盘装于轴上,并用手推紧,再用螺母紧固,使安装盘轴向移动至其固定位置。
六、膜片联轴器安装盘的找正:为了确保安装盘的正确安装,可利用百分表检测安装盘的外圆及端面,外圆和端面的跳动均不应大于0.05mm可利用百分表检测安装盘的外圆及端面,外圆和端面的跳动均不应大于0.05mm,对外圆直径大于250mm或对锥孔配合的安装盘,端面跳动在极限情况下允许为0.08mm。
七、检测两安装盘之间的距离:首先应将主、从动机器转子置于运转位置,然后测取两安装盘之间的距离F,并使F尺寸符合安装总图上的尺寸,误差控制在0~0.4mm的范围内。若要采用轴向预补偿,则要根据所需的轴向预补偿数值来调整两安装盘之间的距离。
膜片联轴器的保养:
一、膜片联轴器最高圆周速度约30m/s,用1号润滑脂润滑,用量为装满联轴器,换脂周期1000小时,对密封要求不严。
二、膜片联轴器最高圆周速度约30m/s,用2号润滑脂润滑,中间滑块的旷地空闲装满脂,换脂周期1000小时,适合采用球轴承脂。最高圆周速度约30m/s,用N220齿轮油润滑,中间滑块的旷地空闲装满油,换油周期1000小时,有时采用浸满油的毛毡垫。
三、膜片联轴器最高圆周速度约150m/s,用N150、N220齿轮油润滑,要求有足够的流量,沿轴向连续地通过联轴器,无密封。
四、膜片联轴器最高圆周速度约60m/s,用2号或3号润滑脂润滑,用量为装满联轴器,换脂周期12个月,对密封要求不严;最高圆周速度约150m/s,用N150、N220齿轮油润滑,要求有足够的流量,沿轴向连续地通过联轴器。
膜片联轴器的选择方法有哪些?
一、选用标准膜片联轴器。设计人员在选择联轴器时首先应在已经制定为国家标准、机械行业标准以及获国家专利的联轴器中选择,只有在现有标准联轴器和专利联轴器不能满足设计需要时才需自己设计联轴器。
二、根据轴径调整型号。初步选定的膜片联轴器联接尺寸,即轴孔直径d和轴孔长度L,应符合主、从动端轴径的要求,否则还要根据轴径d调整联轴器的规格。主、从动端轴径不相同是普通现象,当转矩、转速相同,主、从动端轴径不相同时,应按大轴径选择联轴器型号。新设计的传动系统中,应选择符合GB/T3852中规定的七种轴孔型式,推荐采用J1型轴孔型式,以提高通用性和互换性,轴孔长度按联轴器产品标准的规定。
三、选择联接型式。联轴器联接型式的选择取决于主、从动端于轴的联接型式,一般采用键联接,为统一键联接型式及代号,在GB/T3852中规定了七种键槽型式,四种无键联接,用得较多的是A型键。
四、选定联轴器品种、式、规格。根据动力机和联轴器载荷类别、转速、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选定联轴器品种;根据联轴器的配套、联接情况等因素选定联轴器型式;根据公称转矩、轴孔直径与轴孔长度选定规格。为了保证轴和键的强度,在选定联轴器型号后,应对轴和键强度做校核验算,以最后确定联轴器的型号。
五、选择膜片联轴器品种、型式。了解联轴器在传动系统中的综合功能,从传动系统总体设计考虑,选择联轴器品种、型式。根据原动机类别和工作载荷类别、工作转速、传动精度、两轴偏移状况、温度、湿度、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选择联轴器的品种。根据配套主机的需要选择联轴器的结构型式,当联轴器与制动器配套使用时,宜选择带制动轮或制动盘型式的联轴器;需要过载保护时,宜选择安全联轴器;与法兰联接时,宜选择法兰式;长距离传动,联接的轴向尺寸较大时,宜选择接中间轴型或接中间套型。
六、膜片联轴器转矩计算。传动系统中动力机的功率应大于工件机所需功率。根据动力机的功率和转速可计算得到与动力机相联接的高速端的理论短矩T;根据工况系数K及其他有关系数,可计算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c。联轴器T与n成反比,因此低速端T大于高速端。
七、初选联轴器型号。根据计算转矩Tc,从标准系列中可选定相近似的公称转矩Tn,选型时应满足Tn≥Tc。初步选定联轴器型号,从标准中可查得联轴器的许用转速[n]和最大径向尺寸D、轴向尺寸L0,就满足联轴器转速n≤[n]。